竹林修心之所,修心如竹,修的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般坚韧不拔且四季如常的平常心。
竹,胜在韧劲,竹赢在常长、长春,竹林中的我们,亦然。
竹林的更新秉承: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的内核 从2024年开始:周更,不会更多,不会更少,持续更新直我/小报童的终点。 成长,求的是在极低摩擦力、压力之下的持续不断,而非突如其来的心血来潮。
竹林不追热点,不聊八卦,因: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林里的我不等于全部的我,但竹林里有的部分,必真。 我们如此,望你亦然。是什么
该专栏创作了如下内容
##Ἰbἳ8Ἶ0让我们一起,慢慢地种一个产品出来。
《孙子兵法》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初见便觉得有理,细读细品之下更觉深意盎然。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更觉得是一句非常值得放在心......
##18rdἸb-02:其实「求之于势,不责于人」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 1/2 “为什么我说主流的观点无错,但不全对”
插画创作:DALL·E这次的内容可能有一点点颠覆,有一点点扎心,但若你看到最后,我相信后味是甜的。相对于极少数的天才和少数智力偏高的人来说......
##19rdἸb:不若把自己当个笨人
插画创作者:DALLE | forget about being fully prepared. Just start.我身上曾发生过一段插曲:高中时候......
##Ἶ0去它的准备好了再开始。
读《孙子兵法》的人难免痴迷于如何用它来让自己战无不胜,奈何孙先生却在《孙子兵法》里拼尽全力、苦口婆心教我们如何不战。我们对战无不胜的痴迷,在于认为/希望......
##18rdἸb:《孙子兵法》智在【不战】
在11rdἸb-04: 成也「自我一致」败也「自我一致」,遂而看破之法,自在其中。的最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反客为主:利用滤镜在生活和工......
##11rdἸb-05:让滤镜为我所用(下的内容已更新)
我决定写一写李白的《妾薄命》一首看似只写了女性的悲哀,但并不止于此的诗。想写这首诗的契机源于:我废了一篇稿子,上周末在群里我表达了我对《长安三万里》歪曲......
##关于《妾薄命》,其实不止我在即刻上写的那些
OPENAI的GPT生态既不是App store,也不是intel+微软,它就是它自己。App store vs “GPT store”2008年,苹果向世界推出了App stor......
##17rdἸb:关于生成式AI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我们正身处在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 3-1/x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也将我们随时置身于信息轰炸的洪流之中,每一天,即便我们不主动获取信息,也会难免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我们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的更替,在大多数时候,即便我们心里十分清楚应该进行更精细的资料收集和仔细的思考决策,却依然会更多的依赖与系统1的快思考(系统1,参考《思考,快与慢》)。譬如:若我们对某件事曾经拥有一个既定认知,在得到一个新的与之相关的信息时,我们很可能习惯性而为之地将会
##12Ἰb:探索思维:先从一次游戏开始
在上篇中,萌战对"我喜欢/我不喜欢"所带来的心理滤镜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从心理学和事实的角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咱们人类的判断往往会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
##11rdἸb-04: 成也「自我一致」败也「自我一致」,遂而看破之法,自在其中。
我开启勇敢谈「喜欢/不喜欢」这个话题的时,是为了两类情况:一类:我知道我「我喜欢」、「我不喜欢」但我不敢/方便/觉得不合适说出口。另一类:我没意识到,我......